第224章 防御网的升级

林建安的脸色变得沉重,他走到控制台前,调出所有节点塔的加密记录 —— 果然,节点塔 - 127 的加密算法是三天前更新的,比其他节点塔晚了 12 小时,这 12 小时的时间差,足够保守派用星族技术找到漏洞。“是我们的疏忽。” 他自责道,之前因为节点塔 - 23 的灵能波动,耽误了部分节点塔的加密更新,没想到竟给了保守派可乘之机。

“现在补救还来得及。” 许琳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们可以在规则线路中加入星空族的‘意识干扰层’,凯伦之前教过我们这种技术,能屏蔽星族意识波动的破解,我现在就安排团队调配材料。”

林建安点头,心中却愈发不安。保守派的试探如同警钟,提醒他阿扎戈尔的手段远比想象的更缜密 —— 不仅能操控熵能潮汐,还能利用星空族的技术破解加密,后续防御网可能会面临更多针对性的袭击。他再次调出节点塔 - 01 的裂纹数据,这一次,他放大了 100 倍,终于在裂纹的最深处,发现了一丝几乎不可见的淡紫色痕迹 —— 那是熵能残留,不是模拟冲击导致的,而是来自刚才的熵能探针!

“许琳,你看这个!” 林建安指着屏幕,许琳的脸色瞬间变了:“熵能探针竟然能在击中前,将微量熵能注入节点塔的抗熵合金?这意味着它的目标不是测试漏洞,而是在防御网内部埋下‘种子’,等后续熵能潮汐进攻时,这些种子会引发抗熵合金的大面积崩解!”

“立刻检查所有节点塔!” 林建安大喊,队员们立刻行动,半小时后,结果出来了 —— 除了节点塔 - 01,还有节点塔 - 47、-109、-213 都发现了类似的熵能残留,都是之前加密更新延迟的节点塔。

“盖亚,模拟这些熵能残留的爆发时间!” 程宇的声音带着急促,“如果熵能潮汐在 72 小时后进攻,这些残留会引发多大范围的崩解?”

盖亚的模拟结果很快出来:【若熵能浓度达到 0.8%,残留熵能会在 12 小时内引发 12 个节点塔的抗熵合金崩解,防御网的整体效果会从 95% 跌至 78%,无法抵御后续进攻。】

“必须在 72 小时内清除所有熵能残留!” 林建安下令,“许琳,调配抗熵合金清洗剂;小唐,组织队员分批检查节点塔;赵磊,让共振炮处于待命状态,防止保守派再次发送探针!”

夜幕降临,防御网的应急清理工作全面展开。队员们乘坐小型登陆舰,前往各个节点塔,用清洗剂清除抗熵合金中的熵能残留;许琳的团队在基地加班生产清洗剂,加入了双倍的中子星尘埃,确保能彻底中和残留熵能;赵磊的共振炮每隔 1 小时就对暗星带方向发射一次冲击波,防止保守派的二次试探。

林建安站在节点塔 - 01 的观测台,看着队员们忙碌的身影,心中的不安却没有消散。他知道,这次熵能探针的袭击只是开始,阿扎戈尔已经摸清了防御网的弱点,后续的进攻会更加猛烈。他调出陈默的通讯,将熵能残留的发现和盖亚的模拟结果详细汇报,最后补充道:“防御网的升级还没结束,我们需要在所有节点塔的抗熵合金中加入‘熵能监测芯片’,一旦发现残留立刻报警,否则下次可能真的来不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会让程宇的团队连夜研发芯片,明天就能送到。” 陈默的声音传来,带着坚定,“林建安,辛苦你们了。防御网是联军的生命线,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守住它。”

挂断通讯,林建安看着远处的星空,节点塔的灵能发射器依旧在闪烁,防御网的光芒如同一张巨大的守护伞,覆盖着身后的殖民星与能源中转站。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远比想象的更重 —— 这张防御网不仅要抵御熵能的进攻,还要守护无数人的生命,容不得半点差错。

无人注意的是,在节点塔 - 01 的裂纹深处,那丝被清洗剂中和的熵能残留并未完全消失,而是转化成了一种更隐蔽的 “休眠态”,如同种子般潜伏在抗熵合金的晶格中。盖亚的监测芯片能检测到活跃的熵能,却无法识别这种休眠态残留 —— 这是阿扎戈尔专门为抗熵合金设计的 “陷阱”,只有在遭遇高浓度熵能潮汐时,才会被重新激活,引发致命的崩解。

夜色渐深,防御网的清理工作仍在继续。队员们的登陆舰如同萤火虫般在节点塔之间穿梭,清洗剂的淡银色光芒与防御网的金色、蓝色能量交织,形成一片璀璨的光海。林建安站在观测台,看着这片光海,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次能彻底清除隐患,希望防御网能真正守住联军的后方,希望…… 他们能有足够的时间,为即将到来的终极之战做好准备。

而在 72 区域的暗星带深处,三艘保守派的 “暗影舰” 正悬浮在虚空之中,舰桥内,一名星空族保守派将领正对着一块黑色晶体汇报:“阿扎戈尔大人,‘种子’已成功植入防御网的 12 个节点塔,休眠态熵能无法被联军检测,只需您的熵能潮汐抵达,就能彻底摧毁防御网。”

黑色晶体泛起暗紫色的光芒,阿扎戈尔冰冷的意识波动传来:“很好。72 小时后,熵能潮汐将准时进攻,你们负责牵制黄金舰队,确保‘种子’顺利激活。”

“遵命!” 保守派将领恭敬应答,暗影舰缓缓隐入暗星带的黑暗中,只留下暗紫色的熵能痕迹,预示着一场即将席卷两大锥形数据区域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