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润色奏章与定策君前

“雏凤”试飞成功的狂热在山谷中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使命感与紧迫感。徐彭岳深知,这短暂离地的百丈飞行,其意义远不止于技术验证,更是一份需要谨慎呈递给最高权力者的、足以改变帝国未来轨迹的答卷。

核心团队迅速撤离现场,所有数据、记录,乃至“雏凤”本体都被秘密运回格物院深处,严加封锁。接下来最重要的,是如何将这次成功,转化为推动整个星际计划继续前行的政治资本和资源。

书房内,烛火彻夜未熄。徐彭岳亲自执笔,起草呈送给始皇的密奏。他字斟句酌,既要充分展现“飞天”的可行性,又不能过于惊世骇俗,引发不必要的恐慌或更强烈的抵触。

“臣徐彭岳谨奏:赖陛下洪福,格物总院星辉司,依陛下高瞻远瞩之指引,于新型材料‘浮金’及星辉动力应用之上,略有所得。日前制成验证之器,名曰‘雏凤’,其重……其材……其动力……于骊山幽谷之中,借力驰骋,竟得以短暂离地,滑翔百丈而还……”

他详细描述了“浮金”的特性,“雏凤”的结构与动力原理,以及试飞的具体数据和现象,力求客观、严谨。但在奏章的结尾,他笔锋一转,并未直接要求立即上马大型星槎项目,而是提出了一个更为稳妥的“三步走”策略:

“然,此仅为验证可行之第一步,距真正翱翔星宇,路途尚遥。臣愚见,当务之急,乃在此基础上,稳扎稳打:一曰深化材料与动力研究,造更大、更稳、持续更久之验器;二曰精研导航与操控之法,明晰苍穹路径;三曰探索虚空生存之道,保障人员无虞。此三者齐备,方能为陛下铸就真正通达星海之‘舟楫’。伏乞陛下圣裁。”

他将奏章的核心,从“我们飞起来了”的震撼宣告,巧妙转变为“我们找到了方向,并已迈出坚实第一步,请求支持我们继续沿着这个方向稳步前进”的务实提案。

奏章草成,徐彭岳仍觉不够稳妥,他命人秘密请来了嬴雪华。

嬴雪华于夜深人静时悄然抵达,仔细阅读了奏章草稿。她沉吟片刻,提笔在几处做了细微的修改。

“徐侯此处,‘短暂离地,滑翔百丈’,略显平淡,可改为‘借力腾空,凌虚百丈’,既不失真,更具气势,更合父皇心意。”

“此处关于‘三步走’之论,甚好。然可再强调,此非空耗国库,实乃为‘巩固社稷,开拓永昌之基’。”

“最后,”她指着结尾,“可加上一句‘此非臣等之能,实乃陛下圣德感召,天赐祥瑞,假臣等之手以显化’,将此成果与陛下天命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