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刚刚结束在杭州的事务,特意赶在正式开工前抵达京都,准备以全新的身份投入工作。
眼前的景象让他微微一愣。
他见过太多公司的开工仪式,老板或许会在会议室里发表一番鼓舞人心的讲话;
或许会由人力资源部统一发放福利;
但像许昊这样,身为集团最高掌舵人,亲自站在寒风凛冽的大门口,像家族长辈一样,给每一个到岗的员工亲手派发红包,并送上诚挚祝福的场景,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他没有立刻上前,而是驻足观察了片刻。
他看到了员工脸上那种发自内心的、混合着受宠若惊与备受鼓舞的激动神情,也看到了许昊那没有丝毫作伪的亲切与平和。
这种极具“人情味”和“接地气”的管理方式,与他过往在跨国公司经历的那种高度制度化、略显冰冷的文化形成了鲜明对比。
周韶宁的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深深的思索和一抹不易察觉的赞赏。
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强烈的信号——这位年轻的老板,非常懂得如何凝聚人心,如何用最直接的方式,将“家”文化和“伙伴”意识植入到这个快速扩张的帝国肌理中。
这种对“人”的重视,恰恰是许多技术驱动或资本驱动的公司所缺乏的魂。
这时,许昊也看到了他,脸上笑容更盛,隔着人群朝他点了点头。
然后对身边一位刚领了红包、激动不已的年轻员工低声说了句什么,便拿着一个特别厚实的红包,大步朝周韶宁走来。
“韶宁!一路辛苦!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到了。”
许昊热情地伸出手,
“还没正式开工,就先感受到我们这儿的‘土规矩’了。”
他语气轻松,带着调侃。
周韶宁与他用力一握,脸上也露出了真诚的笑容:
“许董,新年好。这个‘规矩’很好,非常有冲击力,也让我对昊天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他接过许昊递来的那个格外醒目的红包,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重量,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这压力可不小,看来今年不做出点成绩,都对不住这份开门红了。”
许昊哈哈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要的就是你这个态度!走,外面冷,到我办公室喝杯热茶,正好聊聊你对摩托罗拉整合的一些初步想法。”
两人并肩走向大楼,身后是依旧热闹的红包派发现场。
周韶宁回头又看了一眼那洋溢着热情与希望的场景,心中对即将开始的这场硬仗,莫名地多了几分信心和归属感。
这位年轻的老板,行事风格果然与众不同,而这,或许正是昊天能如此迅猛崛起的秘诀之一。
他手腕上,那沉甸甸的红包,仿佛不仅是新年的祝福,更是一份无声的信任与托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