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神奇。
她竟然在大脑一片空白、梦游般的状态下,安全走过了几个路口,来到了向阳村旁边的夜市上。
这个时间段,正是夜市的黄金时段。
街道两侧到处都是小摊。
有卖衣帽鞋袜的,有卖煎饼果子的,有卖针头线脑的,还有很多个书摊。
甚至一个仙气飘飘的老者,说他卖的这些东西,是来自商周时代的文物。
总之。
这个夜市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日常用品为主。
价格低廉,“上周”文物都可以八毛钱起一件的搞批发。
套用某些人的说法就是:“这是农民,才会来逛的夜市。但凡有点身份的人,就不屑来这边,挤一身的臭汗。”
这话其实说的很对。
川流不息的逛夜市者,除了那些喜欢“淘宝”的普通市民之外,就是来青山下大力的打工者了。
当然。
偶尔也会有那么几个,身份不一般的人,会来到这个以脏乱差、却烟火气满满的向阳村夜市。
比如崔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