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陈振华的心中还谋划着更为长远的事情。他想到了一直储备在特殊空间里的那些先进武器装备。
这些武器装备是陈振华在东北之行中收集起来的宝贵物资,借助这次的冀省歼灭日军的过程中,逐步投放到战场上的缴获之中,在关键时刻,将成为提升八路军战斗力的关键因素。
陈振华计划根据不同部队的作战特点和实际需求,合理调配这些武器装备。对于执行突击任务的部队,他们需要具备强大的攻坚能力,因此将配备一些轻便且威力强大的武器,如毛子国的冲锋枪,使他们在战场上能够迅速突破敌人的防线。
此外,陈振华深知,冀省战斗胜利后,晋冀鲁豫四省将连成一片,这为根据地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他设想,在战斗结束后,要大力开展经济建设。首先,鼓励百姓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晋冀鲁豫地区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具备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
通过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兴修水利设施,提高粮食产量,保障根据地的粮食供应,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也为八路军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同时,积极发展工业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陈振华计划战后在山河四省合适的地点建立自己的兵工厂,生产枪支弹药、火炮等武器装备,减少对外部缴获的依赖,提高八路军的武器自给率。
此外,还将建设被服厂,为战士们提供充足的军装和被褥,保障部队的基本生活需求。在军事建设方面,除了扩充兵力,提升部队的装备水平外,还要加强军事训练。
通过举办军事培训班,邀请经验丰富的将领和教官授课,培养更多优秀的军事人才,提升八路军整体的军事素养和作战能力,打造一支更加精锐、更具战斗力的队伍。
在文化建设方面,陈振华也有着清晰的规划。他深知,提高百姓的文化素质和抗日意识,对于抗战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此,计划在根据地广泛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建立学校、图书馆等文化设施,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教育。
通过宣传抗日思想,讲述抗战故事,激发百姓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使他们认识到抗战的意义和自己肩负的责任,形成全民抗战的良好氛围。
在这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上,365 师在陈振华和陈副师长的带领下,正紧锣密鼓地为即将到来的冀省战斗做着最后的准备。
他们深知,这不仅是一场与日军的生死较量,更是关乎八路军未来发展、关乎整个华夏抗战前途的重要战役。
而八路军总部和延安方面的坚定支持,如同坚实的后盾,给予了他们无穷的力量。在伟人的英明决策下,八路军正以无畏的勇气和卓越的智慧,迎接这场挑战,向着抗战胜利的目标坚定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