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光在地图上反复游移,脑海中如同运转着一台精密的机器,快速分析着每一条信息。
宁晋县内,日军 109 师团的异常举动引起了他的高度警觉。这个师团竟将所有兵力齐聚于此,试图与 365 师展开一场决战。
这一情况,乍看之下有些出乎陈振华的预料,但深入思考后,他明白这也在情理之中。
109 师团此前在八路军的打击下屡屡受挫,急于通过一场决战来挽回颜面,重振所谓的“皇军”威风。
陈振华深知,这场与 109 师团的对决,无论地点在宁津县,还是石家庄、衡水等地,都无可避免。
而且,决战的时机至关重要,来得越早,365 师越能更好地把握战机,凭借高昂的士气和精心准备的战术,给予日军沉重打击。
若拖延过久,华北派遣军可能会进一步调整部署,加固防御,导致 365 师在冀省的战斗进程放缓,增加不必要的困难和牺牲。
如今,109 师团迫不及待地集中兵力寻求决战,这恰恰符合陈振华的战略预期,一场精彩的战略博弈就此拉开帷幕。
陈振华深知,要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不仅需要勇猛的进攻,更需要周密的防御,防止日军的增援部队打乱作战节奏。
首先,宁津县的攻坚任务,陈振华决定交给特战团以及战车团。这两支队伍,堪称 365 师的精锐之师。
特战团的战士们个个身手矫健、战术灵活,擅长执行各种高难度的特种作战任务,犹如一把锋利的匕首,能够直插敌人心脏。
战车团则拥有强大的火力和机动性,他们的战车犹如钢铁巨兽,在战场上能够撕开敌人的防线,为部队推进创造条件。
陈振华将这两支王牌力量投入宁津县战场,无疑是对日军的一记重拳。在地图上,陈振华用红笔重重地圈出赵县和高邑县,这里将是独立一团的驻守之地。
小主,
他深知,这两个地方地理位置十分关键,犹如扼住了石家庄日军增援宁津县的咽喉。独立一团肩负着艰巨的使命,他们要像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防备石家庄日军的增援部队,并在其来援途中予以坚决歼灭。
陈振华亲自向独立一团团长韩先楚下达命令,他的眼神坚定而严肃:“你们的任务至关重要,石家庄的日军一旦出动,务必全力阻击,绝不能让他们靠近宁津县半步!”
韩先楚团长接到命令后,立正敬礼,大声回应:“请旅长放心,独立一团保证完成任务!”
然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陈振华时刻关注着各方动态,根据最新情报对战斗计划进行着不断的微调和完善。
当得知石家庄日军可能因宁津县的战事而分散兵力时,他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扩大战果的绝佳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