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蛋坐在炮营的院子里,看着独立七团的王炳章带着新组建的炮营在学如何操作九二式步兵炮,忽然想起李老师说过的话:“等把鬼子打跑了,咱们就盖学堂,让孩子们念书,让庄稼人安安稳稳种地。”
他摸出怀里的盒子炮,借着月光看上面的纹路,忽然觉得,这一天不远了。
远处的吕梁山脉在夜色中像道沉默的屏障,而屏障的另一边,越来越多的人正朝着火光的方向走来——他们或许曾是晋绥军的士兵,或许是受苦的百姓,但此刻,他们都朝着同一个方向,那是胜利的方向,是希望的方向。
特战团的卡车发动了,引擎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像在催促着黎明的到来。陈振华站在城楼上,望着车队消失在山路尽头,知道用不了多久,太原城的上空也会升起这样的火光,照亮整个华北的夜空。
黎城的秋老虎正烈,毒辣的太阳把办事处阁楼的铁皮屋顶晒得发烫,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混合了汗味、油墨味和劣质烟草的黏稠气息。
墙外的知了猴有气无力地吼叫着,入秋的风,此时吹出来的都是热的,拂过副总指挥油亮的额角,带不起半分凉意。
他手里捏着一份刚译好的电报,纸页边缘被汗水洇得发皱,上面陈振华的字迹龙飞凤舞,笔画间透着一股冲劲。
副总指挥反复读了两遍,忽然“啪”地一拍八仙桌,桌上的搪瓷缸子被震得跳了跳,里面的凉茶溅出几滴在地图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水渍。
“这陈振华,脑子转得比电扇还快!”他扭头对旁边正在抄报的副总参谋长笑道,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
“你看他这招——让太原城周围的晋绥军主动攻击太原城内日军,还得歼敌过千才认他们的‘诚意’,这不就是拿小鬼子当磨刀石,顺便掂量掂量太原城周围晋绥军的斤两吗?”
副总参谋长刚把电报看完,闻言放下钢笔,笔尖的墨水在纸上晕出个小墨点:“可不是嘛,晋绥军那帮人,打小鬼子惜力,抢地盘倒是积极。陈旅长这条件一提,他们要么硬着头皮上,要么露怯认怂,不管哪种,对咱都有利。”
小主,
他指着地图上太原城的位置,“您看,太原城内日军主力有五千多人,晋绥军那三个师要是真能啃下一千多,咱后续攻城至少能省一半力气。”
副总指挥指尖点在“太原”两个字上,力道重得几乎要戳破地图:“更妙的是‘拖延’这手。”
他忽然压低声音,凑近副总参谋长,“晋绥军想谈和?行啊,先拿小鬼子的人头当投名状。他们磨磨蹭蹭讨价还价的时候,咱正好让365师、129师、115师、120师悄悄往太原外围集结,等他们反应过来,咱早就把包围圈织好了。”
正说着,阁楼外传来“噔噔噔”的脚步声,通信员满头大汗地冲进来,军帽歪在一边,手里举着一份电报:“副总指挥!863旅急电!陈振华旅长发来的!”
副总指挥一把抓过电报,展开的瞬间,眼睛猛地亮了——电文不长,却字字带劲:“交城县已克,晋绥军68师被全歼,一个团不战而降,缴械上万余,俘虏3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