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日军新的华北战略

“那我们在华北有几个甲级师团?一个都没有!而八路军有多少?115师、120师、129师,365师,还有那些地方武装,加起来比我们多十倍!”

窗外传来零星的枪声,是城外的游击队在袭扰。冈不知三郎走到窗边,看着黑沉沉的夜空,突然感到一阵寒意——他想起三年前刚到华北时,以为三个月就能平定这里,可现在,别说平定,连守住现有的阵地都越来越难。

“给东京发电。”他转过身,声音里带着疲惫,“请求增兵三个甲种师团,否则……华北难保。”

电报发出时,东京的大本营也在争论不休。陆军大臣东条英机拍着桌子:“必须增兵!华北是帝国的生命线,丢了华北,就丢了对中国的控制权!”

可参谋总长杉山元却摇头:“华中战场胶着,张鼓峰事件还没有解决完呢,关东军也需要随时支援,哪里还有兵力可调?我看,不如收缩防线,放弃次要据点,集中兵力守住平津、淞沪、济南这些大城市。”

争论持续了整整一夜,最终的结论是:无论是从华中,还是从东北抽调一个师团驰援华北,都无法解决此时华北的困境,当然此时的华中方面军,还需要进一步增加,从而确保武汉会战的胜利。

同时命令华北派遣军驻扎在平津的114师团,以及驻扎在大同的26师团,驻扎在鲁省的21和23师团,要稳固好现有的防线,避免与八路军主力决战。

等待华中地区武汉战役胜利结束之后,从而挥师北上,全力解决华北的八路军,至于华中地区,则以诱导和谈的形式,来开展与国府的谈判,可以完全接受国府方面原先的和谈协议内容,完全恢复到之前的何梅谈判协议的框架下。

将华北的八路军歼灭之后,再伺机攻打华中地区,毕竟国府的军队还是比较好打的,而八路军则是不好打,同时也可以支持国府方面,让国军与共军相互厮杀,最终由日军坐收渔人之利。

这道秘密的命令,无异于承认了八路军在华北的主动权——曾经不可一世的日军,如今竟要靠“避战”来苟延残喘。

但是,陈振华注定不会给小鬼子这样的机会,八路军也不会给小鬼子这样的机会,但是小鬼子的计谋最终还是得逞了一部分,且在后续中再叙。

太原光复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传遍了华北大地,平津线的114师团士兵们听到消息后,夜里再也不敢单独巡逻。

冀南的伪军们开始偷偷给八路军送情报,主动开始投诚,生怕哪天晚了;连阎长官在晋西的残部都派人来联络,想“借点弹药”抗日。

陈振华站在太原城头,看着运输队把缴获的弹药往城外运——这些武器将支援平津线的部队,那里的战士们正等着家伙跟114师团硬碰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