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光大被陈振华的诚意和决心所打动,他看到了陈振华眼中对装甲部队的憧憬和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
于是,许光大欣然答应担任装甲车旅的政委,他的加入无疑为装甲旅部队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和领导支持。
周卫国,有着出色的军事素养和战斗经验,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和灵活多变的战术让陈振华印象深刻。
陈振华认为周卫国具备担任装甲车旅长的能力,于是任命他为装甲车旅长。周卫国接到任命后,深感责任重大,他决心不辜负陈振华的期望,带领部队打造一支钢铁之师。
楚云飞,一位在国军中有口皆碑的将领,他的军事才能和爱国情怀同样得到了陈振华的认可。
陈振华力排众议,邀请楚云飞担任坦克三团的团长。楚云飞起初对八路军的一些做法有所疑虑,但在与陈振华深入交流后,他被陈振华的人格魅力和对国家、对民族的大义所感染,决定放下成见,投身到装甲部队的建设中来。
原装甲车团政委黄虎先,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对装甲车的操作和维护有着丰富的经验,同时又对装甲车团的指挥有着天赋和潜力。
陈振华看到了他的潜力和努力,决定将他安排到一团当团长,从而来让黄虎先有更好的指挥提升,黄虎先立刻感受到了陈振华的好意,同时对于从政工转向指挥心怀感激,他暗自发誓,一定要带领一团在装甲部队中崭露头角。
陈振华知道,晋西北的李云龙、孔捷和丁伟三人有着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战斗指挥潜力。
他们在晋西北乃至之前的战斗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虽然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但他们的战斗意志和领导能力不容小觑。
陈振华认为,要想让装甲部队快速发展,就需要这样的人才。于是,他将孔捷安排到战车团,让他们担当战车团四团团长。
为了让孔捷能够熟悉机械化作战的环节和细节,陈振华专门为他们组建了一个卡车团。
他知道,对于这些长期习惯于传统作战方式的将领来说,机械化作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卡车团的组建,是让他们逐步适应机械化作战的第一步。
在卡车团里,孔捷开始接触到各种车辆的操作和维护知识。他们从最初对卡车的陌生,到后来能够熟练驾驶和指挥卡车部队进行简单的战术行动,经历了一个艰苦的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