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华站在县城的中心广场上,看着周围欢呼雀跃的战士们,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同志们,我们暂时成功了第一步!我们为抗日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我们不能放松警惕,我们还要继续清剿残余的敌人,巩固我们的胜利成果。”陈振华大声说道。
晨雾尚未散尽时,丰镇县城的最后的战斗还尚未彻底结束,陈振华站在东门城楼的垛口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粗糙的城砖,砖面上还残留着昨夜激战的弹痕。
他身上的灰色粗布军装沾着泥土与硝烟,领口被汗水浸得发深,唯有腰间那柄驳壳枪擦得锃亮,在朦胧天光里泛着冷光。
城下,特战一团与685团的将士们正沿着街巷逐屋清剿,靴底踏过碎石路面的脆响、零星的喝问与武器碰撞声,在空荡的城里荡出层层回音。
“师长,西城门附近的敌人已经被全部肃清完毕,伪骑兵团指挥部的残兵全缴了械!”通讯兵小李的声音带着跑得上气不接的急促,他一手按着腰间的弹匣,另一手递上刚从前线传回的简报。
“685团的杨团长说,俘虏里有个伪团长想混在兵痞里装死,被三营的老兵揪出来了,现在正捆在团部院里呢。”
陈振华接过简报,指尖划过“伪骑兵团主力覆灭”几个字时,指节微微收紧。他抬头望向城西方向,那里是丰镇的仓库区——战前侦察兵传回的消息反复强调,这座城不仅是德王楔在大同与张家口之间的钉子,更是囤积着海量军备的“粮库”。
昨夜制定作战计划时,他在地图上圈出仓库区的位置,用红笔重重画了三道圈:“不惜一切代价,天亮前必须拿下这里,一粒粮食、一根枪管都不能给鬼子留。”
“让王梦生带特战团一营守住仓库区外围,任何人没我的命令不准靠近。”陈振华将简报折成方块塞进口袋,声音里带着熬夜后的沙哑,却字字掷地有声,
小主,
“告诉王梦生,留两个营清剿残敌,其余人立刻转向物资清点,每座仓库门口架两挺机枪,谁动歪心思就按军法办。”
小李啪地立正敬礼,转身时被城砖缝里的碎弹片绊了一下,踉跄两步又稳稳跑开。陈振华望着他的背影笑了笑,这孩子才十七岁,三个月前还是个在村口放牛的娃,如今跑起路来比战马还快。
他低头看向城下的街道,几个裹着破棉袄的居民正扒着门缝偷看,见他望过去,慌忙缩了回去,门板“吱呀”一声撞上,留下一道颤抖的缝隙。
“师长,要不要把这些百姓集中起来?”警卫员老周凑近一步,压低声音道,“侦察兵说,这城里的住户大多是伪军家属或是给小鬼子当差的,没几个正经人家。”
陈振华摇摇头,目光掠过街道旁紧闭的铺面。一家杂货铺的门板上,用白粉写的“大日本皇军亲善商户”字样被弹孔打得稀烂,边角还挂着半片烧黑的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