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遥渺渺蓦然有些恍惚地顿住,就像突然发现脚下除了他人预设的道路之外,还有一条被藤蔓遮盖的路途。
站在岔路口,一时间迷惑于为什么别人一直都在说只有一条预设的道路。
她本想说因为王娡是一位母亲,可仔细一想,又突然觉得这个理由是那么的单薄,甚至是可笑。
王娡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母亲。
如果作为一个人,她一路历经艰险,又凭什么要将到手的权力拱手相让?
仅仅因为她是一个母亲?
王娡没有被母亲的身份夺舍,窦太皇太后也没有,赵姬也没有,被夺舍洗脑的是遥渺渺自己。
遥渺渺这才意识到之前自己为什么会轻易接受影视剧塑造的赵姬了,甚至从未置疑。
因为她的思维方式被父权体系的叙事结构绑架,只将赵姬当做了嬴政的母亲。
然后和父权体系一起抨击她没有去做好一位母亲,浑然没有将赵姬当做一个独立的人去回望她的人生。
所以赵姬也许本该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一生被掩盖,她庇佑嬴政的事从未被提及,她摄政的过往被杜撰成仅靠嬴政生母的身份胡作非为。
后世层累构造并抹黑之后,哪怕《史记》明确写的是赵姬害怕嬴政亲政后,无法延续太后的政治影响力而试图杀嬴政而立幼子。
到小说、电视剧里就变成为了让情夫嫪毐当秦王,直接从权力争斗者变成了恋爱脑。
史笔如刀、众口铄金,人们津津乐道地杜撰赵姬的黄谣,将摄政帝太后打成女子干政必生祸乱的典型。
当谎言漫天飞舞,谁还在能坚持真相?
哪怕在现代,仅仅是对赵姬的形象提出质疑,都会触动很多人的极力反对。
比起粗暴焚书使民无知的“愚民”,灌输错误认知扭曲思想,编织信息茧房隔绝认知的“蔽思”往往更加可怕,并难以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