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讲一讲,世界古代史中的亚欧大陆,中世纪文明。”历史老师姓郑,名叫郑树青,他年纪轻轻,个头高高,香肠嘴,小眼睛,还戴着一副眼镜,身体胖胖的。讲起课来,郑树青的声音,却铿锵有力,他甚至都不拿课本与讲义。
那些地球上的历史事件,像是都刻在了脑子里一样,任凭他信手拈来。郑树青握着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历史事件中的,关键词汇,以及时间节点。
“国增,郑和当年下西洋,说明了什么?”郑树青看了看刘国增,提问道。
国增站了起来:“郑和下西洋,足以表明,早在明朝,我们国家,就具备了航海的技术和能力,我们国家在经济,技术,以及对外贸易中,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嗯。”郑树青点了点头:“好,坐下。”
国增坐下,郑树青对着众人道:“你看,我们老郑家的人,早在明朝的时候,就能出国旅游,考察世界了。我们老郑家,就是出能人啊。”
学生们都哈哈大笑,路昔非笑着,小声道:“但是,郑和,是个宦官啊。”
“没错。”郑树青看了看路昔非:“明朝万历年间的冯保,可是有名的宦官,是明朝中后期,位高权重的大宦官。冯保这个人,可是个人物,掌管着东厂和多个核心部门,跟张居正推行新政,辅佐过穆宗和神宗两位皇帝。路昔非,你对宦官,有什么偏见吗?”
“没,没。”路昔非不好意思的,站了起来。
郑树青点了点头:“既然站起来了,也别白站起来。再问你一个问题,既然明朝,我们在航海技术上,国家经济上,都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可后来,为什么我们,在古代世界贸易史中,渐渐的落后了呢?”
“闭关锁国。”路昔非道:“我们虽然有希望,能成为像英国,荷兰一样的海上霸主国家,但是明朝时候,我们渐渐的关闭国门,不再与外界通商了。”
“嗯。”郑树青点了点头,示意让路昔非坐下,接着,郑树青握着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大字:主动放弃。
“公元500年到1500年,是亚欧大陆,中世纪文明的时期。这个时期,整个世界嘛,其实已经连接成了,一个整体,就像是咱们现在说的,地球村。你像是经济,文化,以及贸易,还有宗教信仰等等,都在催生着各个国的文明,相互交融。”郑树青一口气说完,接着道:
“尤其是到了元朝,那时候的咱们,在成吉思汗,忽必烈的铁骑下,蒙古人统治中国的时期,元朝时,咱们国家的版图,那是最大的,大到什么程度?”郑树青瞪着眼睛,望向大家:“元朝的版图,扩张到了亚洲大部分地区,还有东欧部分地区,所以元朝时候,亚洲和欧洲,各国的文明交融非常多。而且忽必烈这个人吧,还挺喜欢跟外国人玩的,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你们都听过吧,那可是忽必烈的好朋友,人家俩人,好哥们。”
同学们笑着,纷纷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