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怎么办?”组织部长急切地问道,“我们可都是书记一手提拔起来的,标签太明显了!”
张树立沉默了许久,缓缓地吐出四个字:“良禽,择木而栖。”
就在这时,祁同伟的“茶局”,开始了。
他没有选择大张旗鼓地召见,也没有采取任何带有压迫感的手段。
他开始以“交流工作”、“听取京州同志对省政法工作的意见”的名义,分别约谈这些内心正在摇摆不定的京州核心干部。
第一个被约谈的,就是市纪委书记张树立。
邀请的电话,是祁同伟的秘书亲自打的,语气谦和,时间约在第二天上午十点,地点就在祁同伟那间略显简朴的办公室里。
张树立一夜未眠。他知道,这是鸿门宴,更是投名状。去,还是不去?去了,该说什么?这成了他政治生涯中最艰难的一次抉择。
最终,对未来的恐惧,战胜了对过去的忠诚。
第二天上午,他准时敲响了祁同伟办公室的门。
“张书记,快请坐。”祁同伟亲自起身迎接,脸上带着热情而真诚的笑容,仿佛在接待一位久未谋面的老朋友。
他不见面,不吃饭,只在自己那间略显简朴的办公室里,为张树立泡上了一杯清香四溢的碧螺春。
他不威胁,不许诺,只是和张树立一起,分析起了汉东的“新时代”和“新风向”。
“张书记啊,”祁同伟将一杯茶推到张树立面前,语气中充满了“惋惜”,“达康书记是个好同志啊,是个有魄力的改革家。这一点,我祁同伟是发自内心地佩服。没有他当年的敢打敢拼,就没有我们京州今天的繁荣。”
这番话,让张树立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
祁同伟话锋一转,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意味深长的感慨:“可惜啊,他的思路,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了。张书记,你也看到了,现在中央强调的,是高质量发展,是民生福祉,是绿水青山。沙书记来汉东之后,反复强调的,也是要转变发展理念,要真正地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不能再抱着过去那种只看数据、不看人心的老皇历不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