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去TM的No

“1914年9月28日,英法拒绝以中南半岛主权换取我方支持。意料之中。下一步:1.加强与德技术合作;2.加速兵工厂扩建;3.特种部队训练必须按期完成;4.启动北美破产计划...”

写到这里,唐启的笔尖停顿了一下。最后的北美计划是他最不愿启动的方案,那意味着将会有很多人回不到这个祖国。

但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比谁都清楚,有时候和平必须用铁与血来扞卫。

窗外,夕阳西下,将总督府的影子拉得很长。唐启合上笔记本,揉了揉发酸的眼睛。他知道,自己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每一个决定都可能改变这个古老国家的命运。

"报告!"又一声报告打断了唐启的沉思。

“进来。”

这次是机要秘书,手里捧着一摞文件:“总督,这是今天各兵工厂的生产报表,还有新到的美国《科学》杂志,您特别嘱咐要第一时间送来的。”

唐启眼前一亮,接过那本英文杂志。作为穿越者,他深知科技就是力量,因此一直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国外最新的科技动态。他快速翻阅着杂志,突然在一篇关于内燃机技术进展的文章前停了下来。

"好得很!"唐启兴奋地拍了下桌子,把秘书吓了一跳,“这正是我们需要的技术!去,立刻给驻纽约的商务代表发电报,让他不惜代价把这篇论文的作者请到中国来,待遇随便他开!”

秘书匆忙记下指示退了出去。唐启继续研究那篇文章,脑海中已经开始构思如何将这项技术应用到坦克发动机的改进上。

虽然西南军已经秘密研制出了几辆原型坦克,但机动性和可靠性还远远达不到他的要求。

第二天,蔡锷匆忙进入办公室,各个部门都在忙着进行基建、教育、只有军部最闲,唐启看着蔡锷露出微笑,“对了,明天我要去视察新建的昆明第二兵工厂,让蔡将军陪我一起去。听说第一批新式机枪已经下线了,我们去看看性能如何。”

蔡锷点点头离开了。唐启回到地图前,用红笔在黔桂边境画了个圈,又在河内的位置重重地打了个叉。他知道,收复中南半岛的路还很长,但他有耐心,也有决心。

夜深了,总督府的灯光依然亮着。唐启伏案工作到凌晨,制定着各种计划,军工生产计划、军队训练计划、外交策略计划...每一项都关乎西南的未来,乃至整个中国的命运。

当黎明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照进来时,唐启才意识到自己工作了一整夜。他站起身,活动了下僵硬的筋骨,走到窗前深吸一口新鲜空气。远处的滇池波光粼粼,新的一天开始了。

唐启知道,今天收到的那个"NO"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斗争也会更加复杂。但他坚信,凭借自己的超前知识和西南八省的实力,总有一天,中南半岛将重新回到中国的版图上。

而现在,他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积蓄力量,等待那个最佳时机的到来。

中南半岛历史的很复杂,确切的记录是忽必烈划为行政区,明朝的时候,朱元璋派沐英收服云南,而后建立三宣六慰,再之后朱瞻基撤销三宣六慰,中南半岛从那个时候开始脱离中央统治。也就是五百年前,云南是可以直达印度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