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小暑的稻,香了夏的暖

傍晚,厨房飘着浓郁的米香。陆奶奶守着大铁锅,水汽模糊了她的眼镜:"新米要泡半小时再煮,水比平时少半指,这样饭才黏糯。"

暖宝趴在灶边看:"奶奶,米汤会变稠吗?"

"会的,"陆奶奶舀起一勺米汤,"你尝尝,甜丝丝的,是米的精华。"

暖宝舔了舔勺子:"甜!像蜂蜜!"

叶知秋在旁边拌藕片:"小暑吃藕,清热凉血。"她切了薄如蝉翼的藕片,"你太姥姥说,藕是'水中人参',夏天吃了不中暑。"

终于,新米饭出锅了。掀开锅盖,白雾腾起,颗颗米粒油亮饱满,裹着淡淡的甜香。

"开饭!"陆野把电饭煲搬到堂屋,"今天尝新,第一碗敬祖先。"

暖宝端起小碗:"奶奶,我要给太姥姥留半碗!"

"好,"陆奶奶摸摸她的头,"太姥姥在天上,闻到这股子香,肯定高兴。"

麦芒抓了把米饭塞进嘴里,腮帮鼓得像小仓鼠:"香......香!"

夜话·传承

晚饭后,一家人坐在葡萄架下纳凉。陆奶奶摇着蒲扇,指着天上的星星:"小暑的夜,星星比别的时候亮,因为地里的稻子在拔节,连星星都来帮忙照明。"

"奶奶,星星真的会帮忙吗?"暖宝仰着头。

"傻丫头,"陆奶奶笑,"是咱们的心亮堂。老辈人传下的习俗,就像这星星,看着远,其实照得见脚下的路。"

陆野翻出手机里的照片:"今天晒伏,社区好多人都来帮忙。王奶奶的霉豆腐、李狗蛋的竹席,都是老辈人的手艺。"

"是啊,"叶知秋说,"晒伏不只是晒东西,是把日子晒得透亮,把心意晒得温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日记·成长

睡前,暖宝在日记本上画了幅画:金黄的稻田、晒得发亮的竹匾、全家围坐吃饭的笑脸。旁边歪歪扭扭写着:"今天我割了稻子,煮了新米饭。新米饭好香,我要记住这个味道。"

陆野看着女儿的日记,心中满是柔软。他在笔记本上写道:

"小暑的稻,香了夏的暖。

不是珍馐美馔,是新米的清甜;

不是繁复仪式,是晒伏的虔诚;

不是一个人的收获,是一家人的团圆,

是把古老的节气,

酿成生活的原浆。

时光会走,

但节气的温度,

永远在割稻的镰刀上闪烁,

在晒伏的阳光里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