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鹄科技”……正是近期在网上跳得最凶、攻击“薇光计划”鼓吹“躺平文化”的主力军之一!
一条隐藏的线索,瞬间清晰起来!
沈哲不仅联合了凯恩资本在商业上狙击顾氏,更是利用凯恩资本(或者说,利用与凯恩资本关系密切的詹姆斯·李)在国内的影响力,通过“鸿鹄科技”这类理念对立的企业,对林薇和她的“薇光计划”进行舆论打压,意图内外夹击,扰乱顾夜琛和林薇的阵脚!
林薇立刻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顾夜琛。
顾夜琛听完,眼中寒光乍现:“原来如此。沈哲是想让我首尾不能相顾。”
他走到林薇身边,看着屏幕上詹姆斯·李和“鸿鹄科技”的信息,沉思片刻,忽然问道:“你对这个詹姆斯·李,怎么看?”
林薇明白他问的是此人在谈判中的角色和作用。她回忆着谈判桌上的细节,冷静分析:“他看似沉默,但每次理查德发言时,都会下意识地看他一眼,似乎是在确认某些细节。我怀疑,他才是凯恩资本这次谈判策略真正的制定者,或者至少是核心智囊。理查德更像是个前台代言人。”
她顿了顿,指向“鸿鹄科技”的企业文化介绍:“而且,你看‘鸿鹄科技’倡导的所谓‘狼性文化’,极度强调服从与奉献,贬低个人权益,这本身在现代管理学看来就是有问题的,员工流失率畸高。詹姆斯·李作为其顾问,他的管理哲学很可能偏向于……古典的、甚至有些过时的控制型模式。”
顾夜琛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光芒。他明白了林薇的暗示。一个信奉绝对控制、否定个体价值的顾问,在面对顾氏提出的、以“赋能”和“尊重”为核心的未来合作模式时,内心必然是抵触甚至不屑的。这种理念上的根本冲突,或许就是对方提出如此苛刻条件、设置谈判障碍的深层原因之一!
“所以,关键点可能不在理查德,而在詹姆斯·李。”顾夜琛沉吟道,“如果能找到他的弱点,或者……让他意识到我们的模式并非他想象的那样‘软弱’,或许能打开突破口。”
“没错。”林薇点头,“我们可以尝试绕过理查德,寻找与詹姆斯·李直接沟通的机会,或者,在下一轮谈判中,更加强调我们‘赋能’模式背后的科学依据和长期竞争力,用数据和案例,直面他的理念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