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墨涵立刻领会,将温热的吸管杯凑到他唇边,让他缓慢地抿了几口。“不急,我们慢慢来,时间有的是。”她微笑着,眼神里是毫无保留的鼓励和支持。
就在这时,病房门被有节奏地敲响。霍队推门而入,身后跟着一位身着笔挺作战服、身材高大魁梧的中年男子。来人面容刚毅,线条如同斧凿,一双眼睛锐利如鹰隼,仿佛能穿透一切迷雾,肩上的军衔彰显着他不凡的地位。他周身散发着一种久经沙场淬炼而成的、不怒自威的气场,正是刚从边境前线风尘仆仆赶回的赵志刚参谋长——顾锦城在特种大队时期的老队长,也是上次导致顾锦城重伤的“雷霆清扫”行动的联合指挥官之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锦城,好小子!真醒了!”霍队看到顾锦城清明的眼神,脸上难掩喜悦,立刻侧身郑重介绍,“老赵,你看,我没骗你吧!这位是赵参谋长,他接到消息就立刻从指挥部赶回来了!”
赵志刚大步流星地走到床前,目光如实质般扫过顾锦城,看到他眼中那熟悉的、属于猎鹰的锐利光芒虽弱却存,紧绷的下颌线几不可查地松动了一下,洪亮的声音带着军人特有的直爽和深藏的关切:“命硬得像块石头!我就知道你没那么容易躺下!” 他随即转向宋墨涵,神情一肃,郑重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宋墨涵医生!辛苦了!路上老霍已经把情况都向我汇报了,力排众议,精准施治,力挽狂澜!没有你,这小子这次恐怕真悬了。我代表指挥部,也代表他以前的老队友,感谢你!”
“赵参谋长言重了,这是我的职责所在。”宋墨涵立刻挺直脊背,干净利落地回礼,态度不卑不亢,眼神清澈而坚定。
赵志刚的到来,显然带来了更高层级的情报和决策动向。他没有避讳在场的宋墨涵和医护人员,直接对霍队以及闻讯赶来的李振刚、林曦月沉声说道:“白璐同志那份基于现场电子残骸的分析报告,指挥部组织了顶尖专家进行了三轮复核,并与其他情报来源进行了交叉验证和逆向推演。结论是,内部存在系统性信息泄露的可能性已被基本排除。我们现在可以确定,敌人投入了一种我们此前情报体系完全空白的新型战场单向透明系统——代号‘幽灵之眼’。”
他略微停顿,目光再次落到顾锦城身上,语气变得更加沉凝,仿佛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这套系统,绝非传统的电子侦察或信号拦截。根据有限的逆向工程数据和战场行为模式分析,它似乎能通过捕捉并解析战场环境中极细微的、多维度的‘环境指纹’——包括但不限于特定频段的人体生物电信号集群扰动、装备运转的次声波特征、甚至可能包括人员协同移动产生的微秒级时空轨迹模式——再经由一种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强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深度学习和行为预测。这才是他们对B-7区域伏击点选择拥有超常预判能力的根源。我们的技术部门和相关研究院所已经成立联合攻关小组,正在不惜一切代价寻找反制手段。”
这个消息,让病房内的空气瞬间凝固,所有人都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这意味着,他们面对的不仅是凶残的敌人,更是代差级别的技术碾压。这也从技术层面,部分解释了顾锦城率领的精锐小队为何会陷入那般绝境——并非指挥失误或内部背叛,而是在未知技术面前,付出了血的代价。
赵志刚的目光紧紧锁定顾锦城,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托付:“锦城,你必须,也一定要尽快好起来!‘幽灵之眼’的存在,就像悬在我们未来所有行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你是我们目前掌握的,唯一一位在与装备了‘幽灵之眼’的敌人正面交火后,不仅存活下来,并且保持着清晰认知潜力的前线指挥官。你对当时战场那种‘被窥视、被预判’的直觉感受,你对敌人战术节奏变化的细微体察,这些无法被数据完全记录的实战经验,是破解甚至可能反向利用这套系统的,最宝贵、最不可或缺的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