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上朝,个个凝神屏息。
这段时日的闹剧,皇帝一直在被动的接受百姓们的非议。
每每上朝,群臣都拿不出主意,要么敷衍了事,要么互相攻讦。
宣仁帝单手握拳,十二毓冕垂晃不止。
边上侍立的太监诚惶诚恐的奉上锦帕,皇帝接过后捂在唇上,压抑的咳嗽。
底下文武百官,听着御座上老态病弱的声响,站立的愈发恭敬。
宣仁帝放下锦帕,看着他们,知道他们看起来惶恐,实则游刃有余。
他这个皇帝只是坐在龙椅上的一个垂暮老人罢了。
耳聋眼瞎,靠他们治理国家,才能稳坐龙椅。
宣仁帝双目混浊,厉声道:“朕问你们!六十万两赈灾银拨下去,银子去哪儿了?”
“你们赈的什么灾?个个吃的脑满肠肥,回头就拿这些假账目糊弄朕。该死!满朝文武,皆可杀之!咳咳!!”
宣仁帝还想再加斥骂,然而身子不爽利,难以持续。
这段时日,不知是被赈灾一事气的,还是天命将近,龙体愈发不适。
他胸闷咳嗽,有时竟是彻夜难眠。
文武百官整齐跪地高呼:“陛下息怒!微臣惶恐!”
他们这些未参与赈灾的官员,属实冤枉。
谁能知道,那些钦差和梧州地方官会贪的这么狠。
只顾自己捞的盆满钵满,竟是全然不顾灾民。
如今天子脚下,皇城周围,到处都是难民。
什么样的世道会有难民涌上京城?
这是让后世史书记载,大靖宣仁帝,为君不仁,致使天灾降世,民不聊生。
难怪圣上如此震怒。
但朝堂之上,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人敢站出来揭发,或直言吏治。
宣仁帝看着底下神色各异的文武官员,和最前面虽跪着,却脊背挺直的王至礼。
盛怒之下,反而冷笑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