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辞职那天她带走了讲义

电话那头的呼吸声有些急促,混杂着电流的杂音,像一团压抑着即将喷发的火山。

林枫的心瞬间悬到了嗓子眼,他握紧手机,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老刘叔的声音低沉而沙哑,每一个字都像在喉咙里滚过一遍:“小林,你寄过来的那本书……出事了。有人在课堂上,把它放出来了。”

他说的是那本夹带了音频卡的《世界通史》,是他们点燃的第一丛火苗,如今却似乎要烧成一场无法控制的野火。

通过小舟的辗转,这颗种子被送进了一所全市闻名的重点中学,而现在,它毫无征兆地破土了。

时间倒流回三个多小时前,高二三班的政治课。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穿过窗棂,在课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粉笔灰和青春期特有的淡淡荷尔蒙气息。

讲台上的林老师,一个刚过三十,戴着黑框眼镜,气质温婉的女人,正在讲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这一章节。

她的声音清澈悦耳,像山涧里的溪流,总能轻易地安抚下躁动的课堂。

“……我们课本上说,每个公民都享有监督权和建议权。”她说着,轻轻点击了一下鼠标,PPT翻到了新的一页。

然而,屏幕上出现的并非密密麻麻的考点,而是一片纯黑。

学生们有些诧异,交头接耳声渐起。

就在这时,一阵并非来自林老师的声音,通过教室的扩音器,缓缓流淌出来。

那是一个年轻而坚定的男声,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正义,不该有视力要求。”

是小秦的声音。

整个班级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那声音仿佛带着一种魔力,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钉在了原地。

那段音频并不长,却字字诛心,讲述着一个被遗忘在桥洞下的世界,一群渴望知识却被无视的眼睛。

前排的学生茫然地望着讲台,不明白这突如其来的插曲意味着什么。

而在教室的后排,几个反应快的学生已经悄悄举起了手机,对准讲台,摄像头亮起了微弱的红点。

他们意识到,有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正在发生。

音频结束,余音未散。

林老师没有给学生们提问或议论的时间,她再次点击鼠标,黑色的PPT背景上浮现出一张照片。

昏暗的桥洞下,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举着手电筒,微弱的光柱照亮了几张年轻而专注的脸。

老人的脸上,用粗糙的笔迹写着一行字——“今天,你问了吗?”

照片里的人,正是老刘叔。

“同学们,”林老师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带着一丝微不可查的颤抖,却异常坚定,“这,不是反面教材。这是我们课本里,没有写出来的真相。”

那一刻,空气仿佛凝固了。

下课铃声尖锐地响起,像一把利刃,划破了这凝重的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