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晴看着台下那个目光沉静、与自己有过一面之缘,并且做出过惊世骇俗选择的年轻人,心中波澜微起。她之前通过资料知道他不凡,但此刻面对面感受到他提问中蕴含的格局和锐气,还是超出了她的预期。
他没有问“怎么办”,而是在问“路在何方”,并且提出了“另辟蹊径”的可能性。
苏晚晴略一沉吟,没有回避这个尖锐的问题,她迎着林见鹿的目光,清晰答道:“这位同学的问题非常深刻。对于这类关键核心领域,单纯的跟随模仿无法实现真正的超越,甚至可能陷入专利陷阱和技术依赖。集中力量实现单点突破是必要的,这关乎国家安全和产业命脉。但同时,我们也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去探索新的路径。”
她的声音坚定起来:“正如你提到的,开源生态、新的架构设计,都是可能的方向。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在既有的赛道上追赶,更要有魄力去参与乃至定义新的赛道。这需要政策引导,需要市场力量,更需要像在座各位这样的年轻一代,敢于思考,勇于创新,将你们的智慧投入到这些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中去。”
她的回答,既肯定了林见鹿问题的价值,又巧妙地将其引导到对青年学子的期望上,展现了高超的谈话技巧和政治智慧。
两人目光在空中交汇,虽只有短短一瞬,却仿佛完成了一次超越言语的交流。他看到了她眼中的欣赏与重视,她则看到了他眼底那深不见底的平静与……一种与她类似的,心怀天下的格局。
问答结束,林见鹿微微颔首致意,将话筒交还。他没有再多说什么,但整个报告厅的人都知道,这个提问的男生,不简单。
周浩轩在下面看着,心情复杂,他发现自己费尽心思挤到前排,却远不如林见鹿一个提问来得引人注目。
报告会结束后,人群开始散去。苏晚晴在校领导的陪同下准备离开,在经过林见鹿座位附近时,她的脚步几不可察地放缓了一丝,眼角的余光似乎再次扫过他平静的面庞。
林见鹿没有上前搭话,只是静静地坐在原地,目送她离去。
这一次的“再遇”,短暂,公开,却意义非凡。
他确认了苏晚晴的才华与格局,而苏晚晴,也通过这次交锋,真正将“林见鹿”这个名字,从一份值得关注的资料,刻印成了脑海中一个鲜活而极具分量的存在。
潜龙的身影,已然映入了那片注定与他交织的“星辰大海”之中。未来的协同与共鸣,似乎从这次报告厅的问答开始,便已埋下了清晰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