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明珠淬火映山河

我对着屏幕比了个加油的手势,转身时撞见王副总理,他笑着递来一颗大白兔奶糖:“你绿萍,父亲以前开会总带这个,说甜滋味能顶硬骨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接过奶糖,指尖触到糖纸的褶皱,忽然想起父亲的办公桌抽屉里总躺着一铁盒大白兔,接待外宾时会笑着递过去:“尝尝华国的味道。”

“王副总理,您还记得这个?” 我撕开糖纸,浓郁的奶香漫开来,“小时候我总偷拿父亲的奶糖,他从不生气,只说‘想吃就自己挣,将来把汪氏做进世界五百强,让全世界都尝咱们的甜头’。”

王副总理望着窗外的国旗,忽然轻声道:“你父亲当年跟我聊起企业传承,说最怕下一代只盯着账本。现在看,他把接力棒交对人了。” 他指向楼下举着 “华国加油” 牌子的学生,“那些孩子举的台灯,比任何财报都有分量。”

我把奶糖含在嘴里,甜味顺着喉咙淌进心里:“其实我们资助的贫困生里,有三个考上了哈工大的材料系,上个月还跟我写信,说将来要进汪氏研发电池。”

“这就是传承啊。” 王副总理拍了拍我的肩,“待会儿记者要是问你,汪氏扛不扛得住,你就告诉他们 —— 华国的企业,背后站着十四亿人,甜能尝出滋味,苦更能熬出筋骨。”

奶糖在舌尖慢慢融化时,走廊尽头传来新闻发布会的预备铃声。我把糖纸仔细叠成小方块塞进西装口袋,那里还躺着父亲传下来的钢笔。转身时,王副总理朝我竖起大拇指,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他鬓角的白发上,像撒了层金粉。

新闻发布会的聚光灯骤然打在我身上时,掌心的珍珠手链正随着呼吸轻轻起伏。我抬手理了理西装领口,那里别着枚小巧的华国结胸针 —— 这是上周资助的贫困生寄来的,她说 “绿萍姐姐,带着它就像带着我们的祝福”。

“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在百忙之中来到这里。” 我低头看了眼面前的话筒,金属网罩上还沾着清晨的露水,“刚才李部长已经详细介绍了国家的反制措施,作为汪氏集团的负责人,我想从三个方面说说我们的打算。”

指尖在讲台边缘轻轻叩击,台下的快门声忽然稀疏了些。“第一,汪氏决定拿出 20 亿研发资金,联合国内十家车企共建新能源材料实验室。” 我展开早已准备好的合作名单,目光扫过那些熟悉的企业名称,“漂亮国想让我们在技术上孤立无援,但他们忘了,华国企业的手,从来都是握在一起的。”

有漂亮国记者突然站起来:“汪女士,你们的海外仓损失已经超过 3 亿美金,现在还要追加投入,难道不担心资金链断裂?”

我朝他微微颔首,忽然想起父亲当年在华尔街面对质疑时的从容:“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我父亲把家里的别墅抵押了也要保住工厂,他说‘钱没了可以再挣,厂子没了,根就断了’。现在汪氏的账上还有 87 亿现金流,就算再损失 30 亿,我们的研发线也不会停。”

抬手示意那位记者坐下,我继续说道:“第二,我们将在成渝地区投资 50 亿建新能源产业园,配套建设职工子弟学校和社区医院。” 身后的大屏幕适时亮起规划图,红色箭头从沿海一直延伸到内陆腹地,“漂亮国以为把我们困在沿海就能掐住命脉,但他们不懂,华国 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都是生根发芽的地方。”

台下忽然响起阵低低的议论声,我认出其中有位东南亚的同行。“第三,” 我提高音量,目光越过人群望向他,“刚才收到消息,东南亚的经销商们主动提出分担奥国仓的损失。这让我想起父亲的话 —— 做生意就像种榕树,独木难成林,但只要根系相连,就能挡住任何狂风。”

说到这里,我从西装口袋里掏出那张泛黄的剪报,父亲的字迹在聚光灯下格外清晰:“我父亲 1998 年说过,企业是国家的孩子。现在这个孩子长大了,不仅要自己站直,还要拉着弟弟妹妹一起跑。”

最后望向那群举着长枪短炮的外媒记者,我忽然笑了:“昨天有位贫困生给我发视频,她举着汪氏电池做的台灯说‘姐姐,我们都在为你加油’。我想告诉大家,汪氏的背后不仅有国家,还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孩子 —— 他们就是我们永远不会倒下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