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语气平静,
“告诉唐骏和公关部,适度降温,引导舆论更多地关注我们即将在ARM收购上的进展,以及HT-ONE的下一代规划。我们要的,是做实业的形象,不是金融炒家。”
“明白。”
王楠楠记录下要点。
“另外,”
许昊沉吟片刻,
“让吴宵光准备一份简明的报告,不是给外面看的,是给内部员工和真正关心我们的人看的。清晰地说明这笔资金的未来投向,尤其是ARM和能源领域,把‘收割来的钱用在刀刃上’这个概念,落到实处。”
“好的,我立刻去安排。”
许昊知道,舆论是一把双刃剑。
如今借势民族情绪度过了最初的危机,但若不能尽快用实实在在的产业成果来回应,这“股神”的虚名,迟早会反噬自身。
民众今天可以为你欢呼,明天也可能因你一时的挫折而倒戈。
他站起身,走出书房。
院子里,曼曼和沈念正裹着厚厚的毯子,坐在廊下说着悄悄话,不时发出轻笑声。
阳光洒在她们身上,也洒在覆盖着薄雪的庭院里,一片岁月静好。
外面的喧闹似乎很远,但又仿佛近在咫尺。
许昊知道,这场由三百亿美金引发的舆论风波暂时平息了,但更大的挑战,那场旨在控股ARM的硬仗,才刚刚拉开序幕。
他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深邃。休息结束了,是时候再次出发了。
窗外的冬日阳光略显苍白,但会议室内的气氛却异常火热。
与几日前应对舆论危机的凝重不同,这次会议的焦点明确而锐利——控股ARM。
许昊坐在主位,下方是以CFO武卫为首的ARM收购工作组核心成员,包括集团首席律师、国际并购专家、以及负责资金调度的吴宵光团队成员。
总裁唐骏、CTO张维也列席会议,提供运营和技术层面的支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武卫站在演示屏前,神色冷静干练,屏幕上显示着ARM公司的股权结构、近期股价走势以及详细的财务分析。
“许董,各位同事,”
武卫的声音清晰而冷静,
“基于目前的市场情况和我们掌握的信息,ARM公司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市值大幅缩水。当前其总市值约在38亿至45亿英镑区间波动。”
她切换幻灯片,展示了核心建议:
“我们工作组经过详细测算和风险评估,建议本次收购行动的最高出价权限,设定为较当前市价溢价20%。以此计算,我们收购其51%控股权的资金上限,预计在24亿至28亿英镑之间(约合35亿至41亿美元)。”
这个数字报出来,会议室里没有人感到惊讶。
相较于集团在美国金融市场斩获的超过三百亿美元利润,这笔投入虽然巨大,但完全在可承受范围内,并且目标明确。
“溢价20%,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是一个足以显示诚意,又不会过度浪费资金的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