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冷笑一声,将传单揉成一团:“他这是怕咱们清算他在晋省的旧账。忻口会战那会儿,他为了保存实力,眼睁睁看着友军被鬼子围歼;如今见势不妙,又带着嫡系跑路,把几万散兵丢在太原给小鬼子当炮灰,这就是他的‘抗日决心’。”
雪稍歇时,总部的电报送到了指挥部。副总参谋长展开一看,眉头微微扬起——国府为了催促八路军增援武汉,竟批准了扩编两个师的编制,番号定为366师、367师。
“这是把咱们当救命稻草了,辛苦在武汉的总指挥了。”副总指挥走进来,看过电报之后,才将军大衣上的雪抖落在帐外,
“武汉那边快撑不住了,小鬼子的三个新师团到来,突破了黄陂防线,国军的防线岌岌可危。他们怕咱们按兵不动,这才舍得拿出这两个师的编制。”
副总指挥看过电报之后,将电报放在桌上,指尖敲着“366”“367”两个数字:“这编制来得正好。拿下太原后,晋省的俘虏和地方武装俘虏,还能筛选出五个团,正好充实八路军队伍。”
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些冷意,“但别指望咱们按国府的意思出牌——增援武汉可以,但得按咱们的打法来,不能让他们当炮灰填进去。”
副总参谋长点头赞同,目光落在太原城防图上:“武汉的事不急,先解决眼前的。现在城里的晋绥军只剩不到3万,还多是些散兵游勇,真正能打的是那五千鬼子和几百个叛徒。863旅为主攻,有把握吗?”
“有!”陈振华指向城南的煤气厂,“所有作战部队都已经准备好了,保证不让一个鬼子跑掉。”
入夜后原本下着的雪停了,月光像碎银似的洒在冻土上,给战壕镀了层冷光。晚上九点,陈振华裹紧了身上的日军呢子大衣,衣领竖得老高,遮住了大半张脸。
他对临时指挥部的哨兵摆了摆手,说了句“我去巡查一下”,便踏着积雪往前沿阵地走去。
身后的临时指挥部里还亮着灯,副总指挥和副总参谋长还在处理各种总攻前的事情,没人留意到他的悄然离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独立四团的阵地藏在城南的断墙后,战士们正用棉被裹着枪,背靠背取暖。陈振华走到团长孔清德身边时,对方猛地惊醒,手瞬间按在了腰间的驳壳枪上。“是我。”陈振华压低声音,扯下了遮住脸的围巾。
孔清德团长又惊又喜,连忙起身:“旅长?您怎么来了?”
“再检查一遍爆破装置。”陈振华蹲在战壕里,看着工兵连埋设的炸药引线,“南门的瓮城是夯土结构,五十公斤炸药够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