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庸小说全集>修订版《倚天屠龙记》小说在线阅读

《倚天屠龙记》:明教教主的神秘起源

官网:JinYong123.COM    小说:修订版《倚天屠龙记》    作者:金庸
选择背景色: 黄橙 洋红 淡粉 水蓝 草绿 白色 选择字体: 宋体 黑体 微软雅黑 楷体 选择字体大小: 恢复默认

《倚天屠龙记》:明教教主的神秘起源,张无忌这个名字,生来就是要当明教教主的,因为“无忌”就是火之祭司和光明护法。下面,我来做文献综述和学术证明:

马非百《秦集史》中曾经讨论过“无忌”这个名字的来历,认为周代曾流行以“无忌”为名(齐有姜无忌,楚有费无忌,晋有韩无忌,魏有魏无忌,秦始皇时有宋毋忌),可能是来自一种拜火教信仰。如《史记索隐》引《白泽图》云:“火之精曰宋毋忌,盖其人火仙也”。马非百进一步认为,毋忌音近似于“安期生”,而安期生为灶神(《史记.封禅书》),又为火神“阿耆尼”(原始印欧语“火”)或其原型拜火教的Athr,两者都是西方的火仙。

用今天的上古汉语拟音来看,“安期”为ʔɑn-gə,确实和“阿耆尼”的agni有相似之处,其词源来自原始印欧语*egni-,意为火,即拉丁语ignis,英文ignition。但是“毋忌”却与此不同,其拟音为ma-ɡɯs,即拜火教之祭司“玛戈斯僧”,词源为原始印欧语*magh-,意为帮助,古希腊语为mágos(μάγος,复数magoi),在希罗多德《历史》中关于波斯帝国的记载里屡次提到。这个“玛戈斯僧”的话题扯起来可就太大了,连《圣经》里的东方三圣王(又译作三博士)其实原文也是magoi ,所以可能是三个拜火教僧侣,或占星家魔法师(即后来英文mage, magic),这个脑洞可以无限开下去……

岑仲勉在《两周文史论丛》里继续开展这一奇幻漂流,他认为楚人深受拜火教影响,其高官“莫敖”即为即拜火教祭司magos,后世则译为“穆护”(这一护字颇能反映出其原意)。而《墨子》记载楚国南部有“炎人之国”,即为拜火教信仰之国,同理西域义渠国亦然(《墨子·节用下》:“楚之南,有炎人国者,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子。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熏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登遐”即古伊兰文dagha,梵文dagdha,意为焚烧,与agni(火)亦同源词。而秦国受到义渠的影响,自然也是有拜火教僧侣的,如宋毋忌是也。但后来秦始皇整合燕齐方士,追求长生,遂与拜火教势力发生冲突,最后他选择禁拜火教,拜火教从此在远东衰微……

无独有偶,2018年在秦始皇陵周边的墓葬中,就发现了一男一女两具尸骸,根据面部复原结果,酷似中亚人:

参见当时的新闻https://k.sina.cn/article_2375086267_8d90f0bb02000f51b.html

秦始皇陵博物院的工作人员认为,这两具尸体的面部有大鼻子和橄榄形的眼睛,并非典型的汉族人,有中亚或欧洲血统,有人认为他们可能是秦始皇的皇子或妃嫔,也可能是大臣,最后却被人用箭射死,死于非命,在男尸的头骨中就发现了一枚青铜箭头。

有些历史发明家大惊小怪,说秦始皇陵是波斯人设计的,秦始皇是波斯人等等……这有点太夸张了,我觉得秦国长年称霸西戎,和西域有交流实在是太正常了(这时匈奴还很弱小,无法封锁西域,千百年来咸阳向西的道路畅通无阻,自然也就不需要张骞来“凿通西域”)所以受到拜火教的影响也是非常可能的,这次发现不过是马非百、岑仲勉等人论文的侧面证明而已,这两人也许就是“无忌”,也即火之祭司了。

好的,上面历史学、文字学、考古学扯了一大堆,究竟和张无忌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应该知道,张无忌的名字来自于谢逊的儿子谢无忌。谢逊是明教的四大护法,又被阳顶天遗命为代教主,他给自己儿子取名字绝对是有深意的。明教也即摩尼教,继承的也是拜火教(祆教)的圣火与光明的崇拜,这点在书中有明确的表现,如明教的经文云“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拜火是无误的。

那么,“无忌”(magos)一名是否也被摩尼教从拜火教那里继承过来了呢?饶宗颐在其名作《穆护歌考》中提到,摩尼教之高级教职“莫阇”即引自“穆护”,见敦煌本《摩尼光佛教法仪略》,又见李肇《国史补》云,莫阇为大摩尼。而且“穆护”之名在粟特人那里或已通用,往往成为其移民领袖,可能正是粟特人将此名引入摩尼教中的。谢逊二十三岁闯荡西域,加入明教,二十七岁生了谢无忌(次年被杀),加上其人金发碧眼(“满头金发,散披肩头,眼睛碧油油地发光”),很可能本身就是中亚移民后裔,故而,他对magos的传统,应该是再了解不过的了。如此,身为明教护教法王的谢逊把自己儿子取名为“无忌”,即穆护,即守护者、火祭司,实在是深谙教理。而在金庸《倚天屠龙记》原来的连载版中,张无忌本名叫“张念慈”,后来因谢逊改名叫“张无忌”,最终成书时,金庸嫌麻烦,就直接在他一出生时就进行了改名情节:

三人默然半晌。张翠山道:“谢前辈,你收这孩儿作为义子,咱们叫他改宗姓谢。”谢逊脸上闪过一丝喜悦之色,说道:“你肯让他姓谢?我那个死去的孩子,名叫谢无忌。”张翠山道:“如果你喜欢,那么,咱们这孩儿便叫作谢无忌。”……

谢逊一揖到地,说道:“这我可谢谢你们啦,毁目之恨,咱们一笔勾消。谢逊虽丧子而有子,将来谢无忌名扬天下,好教世人得知,他父母是张翠山、殷素素,他义父是金毛狮王谢逊。”——《倚天屠龙记.第七回.谁送冰舸来仙乡》

实际上,从教理法理上,谢逊此举,已经授予了张无忌日后继承明教教主的合法性。谢逊既为明教代理教主,立其子为护法(无忌)毫无不妥,日后晋升为教主也是顺理成章。而后来张无忌大战正道群雄之后,殷天正劝说自己的外孙做明教教主,张无忌却搬出了太师父张三丰的教诲,不愿入教,殷天正只好说:

殷天正道:“我是你外公,叫你入了明教。就算外公亲不过你太师父,大家半斤八两,我和张真人的说话相互抵消了罢,只当谁也没说过。入不入明教,凭你自决。

在父系、母系两条血缘关系打平的情况下,阳顶天-谢逊-张无忌的法统起了关键作用:

张无忌听外公和舅父如此说,心中难过,说道:“当年阳教主曾有一通遗书,我从秘道中带将出来,原拟大家伤愈之后传观。阳教主的遗命是要我义父金毛狮王暂摄教主之位。”说着从怀中取出那封遗书,交给杨逍。

彭莹玉道:“张大侠,大丈夫身当大变,不可拘泥小节。谢狮王是你义父,犹似亲父一般,自来子继父职,谢狮王既不在此,便请你依据阳教主遗言,暂摄教主尊位。”众人齐道:“此言最是。”——《倚天屠龙记.第二十二回.群雄归心约三章》

于是,张无忌这才欣然接受,他继承自谢逊的法统,不仅是明教众人迅速接受他成为教主的理由,也是他自己能自我说服,进入所谓“邪教”的关键动机。毕竟,名者,命也,谁能和自己的名字过不去呢?

后来张无忌大战波斯光明使、夺回圣火令等等内容,更是顺理成章了,他只不过是回归了“火之祭司”“光明护法”的本职。说金庸在创作《倚天屠龙记》中没有考虑过其中的名义关系,我是不信的。金庸一生多部小说与“明教”“日月神教”有关,又都连载在自己创办的报纸《明报》上,他对于“明教”的来源史应该是深有研究的,起码读过不少相关材料,所以改“张念慈”为“张无忌”实有深意。

一秒钟记住本站网址:JinYong123.COM

 

扩展阅读:

金庸小说顺序顺口溜,金庸小说作品大全一览表

金庸小说武功排名,金庸小说中十大最强武功排行榜【武功版+人物版】

金庸小说排名,金庸小说受欢迎排名

 

金庸小说的三大版本:
  金庸小说有三个版本:旧版连载版)、修订版新版三联版)和新修版
  1955年至1972年的小说稿称为旧版,主要连载于报刊,故“旧版”,也称“连载版”。连载后的各小说又出现了许多没有版权的单行本,现大多已散佚(直至2000年后,金庸所有作品的旧版都被书迷完整整理出电子版)。
  1970年起,金庸着手修订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订完毕;是为“修订版”,“新版”,冠以《金庸作品集》之名,授权三联书店出版发行,“修订版”故俗称“新版”、“三联版”。
  1999年,金庸又开始修订小说,正名为“新修版”,至今已全部修订完毕,分别授权大陆广州出版社、台湾远流出版社、香港明河社出版发行。
  首页展示的版本为修订版,也称新版三联版,流传最广,首次阅读推荐阅读此版本!其他版入口:旧版新修版


金庸小说阅读顺序:

金庸推荐顺序:《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马啸西风》→《鹿鼎记》→《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越女剑

小说历史顺序:《越女剑》→《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侠客行》→《碧血剑》→《鹿鼎记》→《白马啸西风》→《书剑恩仇录》→《飞狐外传》→《雪山飞狐》→《鸳鸯刀》→《连城诀

小说创作顺序:《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雪山飞狐》→《飞狐外传》→《倚天屠龙记》→《鸳鸯刀》→《白马啸西风》→《连城诀》→《天龙八部》→《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记》→《越女剑

网友推荐顺序:《笑傲江湖》→《连城诀》→《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书剑恩仇录》→《飞狐外传》→《白马啸西风》→《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雪山飞狐》→《碧血剑》→《鹿鼎记》→《越女剑》→《侠客行》→《鸳鸯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