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知秋端来泡好的酸梅汤,竹壶里浮着半片柠檬:“大家喝点,解解渴。”
“叶丫头有心了!”村民们接过碗,喝得咂嘴,“比城里的汽水还带劲!”
暖宝挤在人群里,举着她的桂花糖:“爷爷奶奶,吃我的糖!”她踮脚往每个人手里塞,“吃了糖,秋天不生病!”
“好孩子!”张大娘捏了捏她的脸,“暖宝的糖,比蜜还甜!”
陆奶奶坐在老槐树下的石墩上,看着眼前的一切,嘴角挂着笑。她摸出个蓝布包,里面是爷爷的老旱烟杆:“你爷爷当年晒秋,总坐这儿抽烟,看咱家的辣椒红得像火,南瓜胖得像娃。”她把烟杆递给陆野,“拿着,替你爷爷看看今年的晒秋。”
陆野接过烟杆,指尖触到上面的包浆,眼眶微热。他抬头望向晒场,金南瓜、红辣椒、黄玉米,像打翻的调色盘,把秋天的丰饶都铺陈在这里。“爷爷,”他轻声说,“咱家的收成,比去年还好。”
日头渐高,晒场上的作物开始散发香气。辣椒的辛香、玉米的甜香、南瓜的糯香,混着晒得发烫的泥土味,织成一张无形的网,将所有人的心都裹得暖融融的。
“野子,”叶知秋走过来,手里捧着碗刚熬的红豆粥,“歇会儿吧。”她在陆野身边坐下,“你看,暖宝在那边教小朋友认南瓜。”
暖宝正蹲在地上,小手指着南瓜:“这是‘金坨坨’,这是‘小月亮’,还有这个……”她掰着手指头数,“这个是‘星星’!”
“星星?”旁边的小娃娃歪头,“为什么叫星星?”
“因为它有好多小坑坑,像星星的眼睛!”暖宝认真解释,“等它晒干了,我就把它做成星星饼干!”
孩子们围着她,听得入神。陆野望着女儿小小的背影,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蹲在晒秋场,听爷爷讲每样作物的故事。时光流转,如今他成了讲故事的人,暖宝成了听故事的孩子,而爷爷的笑声,似乎从未离开过这片晒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想什么?”叶知秋的手轻轻覆在他手背上。
“想爷爷。”陆野握紧她的手,“想他教我认五谷,想他晒秋时哼的小调,想他说‘日子要晒得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