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不熟悉科技史闹出六大笑话
金庸是享誉海内外的大文豪,其作品影响之大,很少有人能与之比肩。据说东南亚有的华语国家国会吵架都用金庸笔下的人物。一个骂:你是岳不群,伪君子!另一个回骂:你是左冷蝉,野心家!博主刘继兴也很喜欢金庸的作品,对之崇拜也如滔滔江海绵绵不绝。多次阅之,发现其中有一些科技史方面很搞笑的硬伤,形诸文字以探讨。想来这些微疵的荧火之光也不会损害金大侠的皓月之明。
笑话一
《倚天屠龙记》第16回:“(张无忌)在矮树上摘了几枚不知名的果子,拿在手里,已闻到一阵甜香,咬了一口,更是鲜美绝伦,桃子无此爽脆,苹果无此香甜,而梨子则逊其三分滑腻。”
苹果原产欧洲东南部,小亚细亚及南高加索一带,传入我国在元朝末年,当时只有在宫廷才可享用。张无忌其时是一个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少年,绝不可能吃过。何况“苹果”这一名称,更是直到明朝以后才有的。所以,张无忌不可能拿从未听说的“苹果”与“不知名的果子”相比较,当然更不会知道“苹果无此香甜”。
笑话二
《神雕侠侣》第6回:“他(杨过)自幼闯荡江湖,找东西吃的本事着实了得,四下张望,见西边山坡上长着一大片玉米,于是过去摘了五根棒子。玉米尚未成熟,但已可食得。”
玉米亦非我国本土作物,也是舶来品。玉米原产美洲,1494年哥伦布从美洲回来后才传入欧洲,辗转传进我国的时间最早估计也在16世纪中期(现在对玉米最早的记载是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甘肃《平凉府志》,当时叫“番麦”)。
南宋末年的杨过想要在陕西的山坡上找到一片玉米地,真是白日做梦异想天开。至少要等上三四百年才有可能找到。
笑话三
《射雕英雄传》第1回:“(曲三)慢慢烫了两壶黄酒,摆出一碟蚕豆、一碟咸花生,一碟豆腐干,另有三个切开的咸蛋。”
“杨铁心见一壶酒已喝完了,又要了一壶,三人只是痛骂秦桧。那跛子又端上一碟蚕豆、一碟花生。”
“两人有时也仍去小酒店对饮几壶,那跛子曲三仍是烫上酒来,端来蚕豆、花生等下酒之物。”
侠圣金庸在此很不经意地把蚕豆、花生、南瓜子写成寻常的下酒物,他不知道,其实这三种作物也都是中国本土所无而后才逐渐由国外传进来的。蚕豆又名胡豆、寒豆、罗汉豆,大概在元朝时才由波斯传入中国,到明朝时才普遍种植。
花生、南瓜则是出自美洲的农作物,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才开始在美洲之外的地区传播。花生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蚕豆迟得多,大约1530年左右才传入中国,由沿海传入内陆地区又经过很长时间,直到乾隆末年花生仍然是筵席珍贵之物,寻常人很难吃到。
《射雕英雄传》中,1199年临安乡下一个穷乡偏壤的小店,跛子曲三居然能够摆出波斯和美洲的进口食品(蚕豆、花生)作为菜肴,郭啸天和杨铁心对这样匪夷所思、连当时皇上也没见过的新奇东西,竟然也毫不惊诧,按理说二位大侠至少该对曲三大喝一声:“兀那跛子,你哪来的外国食品? 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成?”
笑话四
《天龙八部》里有这样一个情节:老英雄萧远山也给儿子萧峰捎带了若干花生作为下酒之物。花生至少在四五百年后才传入中国,真不知北宋时的萧老英雄是从哪里搞来的。
笑话五
《天龙八部》第11回:“自此一路向东,又行了二十余日,段誉听着途人的口音,渐觉清雅绵软,菜肴中也没了辣椒。”
显然金庸认为云南、贵州四川、湖南一带食物都嗜好辣椒,但辣椒却也和玉米、花生、南瓜、烟草等一样,是美洲农产品,明末才传入中国。中国传统的辛香料不是辣椒,而主要是花椒。并且辣椒最早也只是作为观赏植物,放进菜肴中的时间更迟,史料记载贵州、湖南一带最早开始吃辣椒的时间在清乾隆年间,而普遍开始吃辣椒更迟至道光以后。
《天龙八部》小说写的是宋哲宗时代的事,所以段誉在一路东下时,不是菜肴里“也没了辣椒”,而是当地人从来就没见过辣椒, 当然更没吃到过辣椒。
笑话六
《天龙八部》中,段誉在苏州燕子坞还喝到了600年后才出现的碧螺春茶,真叫人啼笑皆非。碧螺春,原名“吓煞人香”,自古就是茶中珍品,传说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采制历史。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康熙皇帝南巡到太湖,巡抚以此茶进呈,康熙皇帝觉得这个名字太俗,才将之改名“碧螺春”。段誉喝的应该是“吓煞人香”,当时绝不会有“碧螺春”这个称谓的。
一秒钟记住本站网址:JinYong123.COM
扩展阅读:
金庸小说武功排名,金庸小说中十大最强武功排行榜【武功版+人物版】
金庸书中死得可惜的几个人 金庸武侠中,武功秘籍最多的六个地方 金庸小说中高手前十排行榜,以及武功秘籍排行榜! 刘绥滨:金庸错写青城派 论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 倪匡给金庸小说排的座位 金庸书中五大伤感场面 新修版《碧血剑》:学霸更需要学习怎么恋爱 为何金庸作品中“反清复明”的主题如此明显?他与清朝有何仇恨? 修正版:郭靖追黄蓉到底花了多少钱 看《天龙八部》,捉小虫儿玩 金庸武侠里的两段“虐恋”:爱而不得终疯癫,可恨人必有可怜处 为什么金庸小说中的武林高手越来越弱 论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 “射雕”与“倚天” 武侠世界里的爱情故事 金庸八大经典战役回顾篇 看新修版《雪山飞狐》,由“孽缘”想到的 假如没有林平之 《破译金庸密码》第二部分 《天龙八部》 谈《射雕英雄传》 金庸笔下有一人,武功高,够努力,最后却一败涂地,值得我们反省 武侠世界中的医者 五岳亡于天门道长 都是不快乐的——《天龙八部》中的人物 金庸小说大众艺术六论 谈《白马啸西风》 萧朱恋——此情可待成追忆 精选书评:评《天龙八部》 肉身之死,人性复活——评《天龙八部》 试论金庸武侠小说的审美内涵 《连城诀》是一部“坏书”,写尽天下各色人等的“坏” 论金庸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闲谈神雕,稳固的爱情 探究金庸人物起名文化 闲坐说鹿鼎之从长计议 执念与命运 论金庸小说的情节艺术 《天龙八部》互害社会 袁良骏:再说雅俗──以金庸为例 关于《雪山飞狐》结局之我见 王朔:我看金庸 半部江湖史,金庸小说中出场次数最多的门派 《天龙八部》的悲剧性 金庸笔下的假面江湖 金老爷子写的虚竹和梦姑成了最污的一段,你知道不? 金庸不熟悉科技史闹出六大笑话 好巧你也在这里 精选书评:评《神雕侠侣》 谈《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为谁归去为谁来,主人恩重朱帘卷 爱情博弈局 金庸笔下有违科学的三处硬伤 武侠小说的文学赏析(金庸篇) 金庸书里七位用刀高手排名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天龙八部》 江湖谜底——你没看懂的《笑傲江湖》(3) 《金庸识小录》:真正能流传下去的武侠小说只有金庸 人同禽兽──《连城诀》书评 想起胡斐为啥不爱程灵素了 金庸小说创作的思想历程 莫大先生为什么不娶妻生娃 天龙八部的佛学意蕴 金庸扭转了对武侠小说的误读 无量剑派的议会制 金庸小说中的美食 金庸小说中的八大经典战役回顾 武侠小说中的哪位女侠让你印象深刻? 欲说还休,不如沉默──我看《连城诀》 漫谈《笑傲》之颓情与伤逝 谁说当粉丝不能挣钱 金庸的情色 射雕英雄传:依稀往梦似曾见 金庸小说的文化品位 论金庸小说的情节艺术 谈《侠客行》 胡斐的"爱恨恢恢" 浅析金庸小说中人物的典型性 笑傲江湖中的政治斗争 金庸小说十五个伤心的故事 人生在世,执念即是悲剧一桩 世间开满金波旬──我读《连城诀》 武侠小说世界里的儒释道精神 论金庸小说中的性别政治 金庸武侠中的美食 金庸小说与《红楼梦》几点比较 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 华山派的门风是怎样变坏的? 那些年金庸教会我们的情话: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 《金庸全集》的变革之路-[旧版]-[新版]-[新修版] 金庸的“戏耍历史” 谈《鹿鼎记》 “祖千秋论酒”乃金庸武侠“神来之笔”,每每读之,令人沉醉! 《连城诀》与武侠小说的宿命 连城诀和真实的生活 金庸笔下迥异的十八种爱情观 金庸作品出版年表 大侠的无能与金庸的诡诈 陈墨谈金庸:为什么说江湖内外,金庸都是个传奇? 那些感动我们青春的金庸武侠小说中的经典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