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鹿鼎记》
在金庸未及回答之前,总不厌冒昧,抢着回答:“因为他写不出来了!”如是数十次之后,金庸也感叹:“真的写不出来了!”
任何事物,皆有一个尽头,理论上来说,甚至宇宙也有尽头。小说创作也不能例外到了尽头,再想前进,实在非不为也,是不能也。再写出来,还是在尽头边徘徊,何如不写?所以金庸在《鹿鼎记》之后,就停止了武侠小说的创作,大抵以后也不会再写了。所以,《鹿鼎记》可以视为金庸创作的最高峰、最顶点。
先引进金庸小说中的话,见于《神雕侠侣》。杨过在独孤求败的故居之中,所发现的留言: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紫薇软剑,三十岁以前所用。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以前持之横行天下。
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独孤求败的留言,写的是武功渐进之道,也是小说创作上的渐进之道。
金庸以前的作品,是凌厉刚猛之剑,是软剑,是重剑,是草木竹石皆可为剑,虽然已足以横行天下,但到了《鹿鼎记》,才是真正到达“无剑胜有剑”的境地。
只要有剑,就一定有招,就一定有破绽。金庸在《笑傲江湖》中已一再强调这一点说的虽然是武学上的道理,但也是任何艺术创作上的道理。这番道理,是“独孤九式”中的要旨──(又是“独孤”,金庸在小说创作上没有敌手,想来心里很寂寞没有了“敌强我欲强”的刺激,如果有,在《鹿鼎记》之后,可以有另一个高峰出现?)《鹿鼎记》已经完全是“无剑胜有剑”的境地。《鹿鼎记》甚至不是武侠小说,不是武侠小说的武侠小说,才是武侠小说的最高境界。
所有武侠小说,全写英雄,但《鹿鼎记》的主角,不是英雄,只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和你我一样,和普天下人一样。
所有武侠小说的主角,都是武功超群,都有一个从武功低微到武功高超的过程,但是,《鹿鼎记》的主角却一直不会武功。
金庸在创作《鹿鼎记》之初,可能还未曾准备这样写,韦小宝遇到不少高手,有不少际遇,只要笔锋一转,就可以是韦小宝成为武林高手。但金庸终于进入了“无剑胜有剑”的境界,韦小宝只学会了一门逃跑的功夫,一直不会武功,创自有武侠小说以来未有之奇。所有武侠小说的主角,都是超人,可以用各种道德规范来衡量,只有《鹿鼎记》的主角不是,是一个普通人,经不起道德标准的秤衡。但是谁也不能责怪他。谁要责怪他,请先用道德规范秤衡自己。耶稣基督曾说:你们之间谁没有罪的,就可以拿石头掷他!
《鹿鼎记》中,金庸将虚构和历史人物混为一体,历史在金庸的笔下,要圆就圆,要方就方,随心所欲,无不如意。可以一本正经叙述史实,也可以随便开历史玩笑可以史实俱在,不容置辩;也可以子虚乌有,纯属游戏。
《鹿鼎记》写一个一无所长的人,因缘附会,一直向上攀升的过程。但仔细看下来这个人又决不是一无所长,而是全身皆是本领。他的本领,人人皆有,与生俱来,只不过有的人不敢做,不屑做,不会做,不能做,而韦小宝都做了,无所顾忌,不以为错,所以他成功了。
从撒石灰迷人眼,遭茅十八痛打开始,韦小宝没有认过错,他坚决照他自己认为该做的去做。
这是金庸在《鹿鼎记》中表现的新观念,突破了一切清规戒律,将人性彻底解放,个体得到了肯定。甚至在男女关系的观念上,也释放得彻底之极,韦小宝一共娶了七个妻子之多。
反英雄,反传统,反束缚,《鹿鼎记》可以说是一部“反书”。
宣人性,宣自我,宣独立,宣快乐,《鹿鼎记》又不折不扣,是一部“正书”。
“神龙教”是“星宿派”的进一步,是“朝阳神教”的进一步。影子是中国大陆当时的政局,隐喻文学到这一地步,已是登峰造极。
《鹿鼎记》开尽了历史的玩笑,但绝不胡闹。康熙大帝在《鹿鼎记》中突出了这个中国历史上三个最英明的君主之一(柏杨《中国人史纲》中的结论),在书中可见他的英明之处。康熙在书中,是一个上上人物。
韦小宝什么事都干,唯独出卖朋友不干。但结果,他不免被朋友出卖,真是调侃世情之极。
若说《鹿鼎记》不是武侠小说,它又是武侠小说,从洪教主所创的“美人三招”,就开武侠小说中未有之奇。
《鹿鼎记》中的败笔是刀枪不入的背心和削铁如泥的匕首,但又少它不得。
《鹿鼎记》中有各种各样的赌,参赌者有输有赢。
美刀王下的赌注是他的一生,赌的是莫名其妙的恋情,是胜是负,竟不可知。
吴六奇输得最不明不白。
吴三桂在长期苦战后输个精光。
康熙坐庄,结果各家皆输,庄家独赢。
陈永华跟人下注,赢了轮不到他,注定要输。
洪教主专落一门,结果连老婆都输掉。
韦小宝做帮庄,又见好就收,自然也是大赢家。
阿珂、双儿、洪夫人、曾柔、小郡主替帮庄收筹码,吃红钱,自然也各有所获。
吴应熊输得最惨。
冯锡范不肯认输,死磨到底,输得最不堪。
茅十八一上来就输完。
俄国人想出诈术,结果幸保首领而归,未曾输清。
陈圆圆只在一旁观赌。
九难也在旁观赌,她已无可落注,早已输光。
桑结喇嘛输了手指。
俄国苏菲亚公主是赢家,赢了人,赢了权力。
李自成赌品最差。
韦小宝的赌品最好。
康熙赌品最大方。
说《鹿鼎记》不是武侠小说,但却又是武侠小说。试看洪教主的“美人三招”的详细描述,有哪一部武侠小说有这样好的有关“武术”的情节。所以,《鹿鼎记》是不是武侠小说,是武侠小说臻于化境之作,是武侠小说中的极品。
《鹿鼎记》是古今中外第一好小说,在金庸作品之中,排名第一。
一秒钟记住本站网址:JinYong123.COM
扩展阅读:
金庸小说武功排名,金庸小说中十大最强武功排行榜【武功版+人物版】
天龙八部的佛学意蕴 莫大先生为什么不娶妻生娃 执念与命运 精选书评:评《神雕侠侣》 王朔:我看金庸 金庸书中五大伤感场面 好巧你也在这里 武侠世界里的爱情故事 金庸扭转了对武侠小说的误读 江湖谜底——你没看懂的《笑傲江湖》(3) 谈《天龙八部》 试论金庸武侠小说的审美内涵 “射雕”与“倚天” 《连城诀》是一部“坏书”,写尽天下各色人等的“坏” 倪匡给金庸小说排的座位 谈《白马啸西风》 论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 精选书评:评《天龙八部》 金庸武侠中,武功秘籍最多的六个地方 谁说当粉丝不能挣钱 大侠的无能与金庸的诡诈 世间开满金波旬──我读《连城诀》 漫谈《笑傲》之颓情与伤逝 五岳亡于天门道长 闲谈神雕,稳固的爱情 金庸作品出版年表 肉身之死,人性复活——评《天龙八部》 为什么金庸小说中的武林高手越来越弱 金庸小说大众艺术六论 无量剑派的议会制 论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 《连城诀》与武侠小说的宿命 《金庸识小录》:真正能流传下去的武侠小说只有金庸 想起胡斐为啥不爱程灵素了 论金庸小说中的性别政治 新修版《碧血剑》:学霸更需要学习怎么恋爱 刘绥滨:金庸错写青城派 人生在世,执念即是悲剧一桩 爱情博弈局 “祖千秋论酒”乃金庸武侠“神来之笔”,每每读之,令人沉醉! 金庸武侠里的两段“虐恋”:爱而不得终疯癫,可恨人必有可怜处 射雕英雄传:依稀往梦似曾见 看新修版《雪山飞狐》,由“孽缘”想到的 论金庸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武侠世界中的医者 陈墨谈金庸:为什么说江湖内外,金庸都是个传奇? 金庸小说与《红楼梦》几点比较 修正版:郭靖追黄蓉到底花了多少钱 金庸书中死得可惜的几个人 谈《鹿鼎记》 金庸的“戏耍历史” 金庸的情色 谈《射雕英雄传》 袁良骏:再说雅俗──以金庸为例 金庸八大经典战役回顾篇 浅析金庸小说中人物的典型性 金庸笔下的假面江湖 金庸武侠中的美食 金老爷子写的虚竹和梦姑成了最污的一段,你知道不? 欲说还休,不如沉默──我看《连城诀》 金庸笔下有一人,武功高,够努力,最后却一败涂地,值得我们反省 武侠小说的文学赏析(金庸篇) 《天龙八部》的悲剧性 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 《天龙八部》互害社会 金庸小说十五个伤心的故事 论金庸小说的情节艺术 为何金庸作品中“反清复明”的主题如此明显?他与清朝有何仇恨? 金庸书里七位用刀高手排名 金庸小说创作的思想历程 谈《侠客行》 金庸小说中的八大经典战役回顾 金庸小说中的美食 关于《雪山飞狐》结局之我见 都是不快乐的——《天龙八部》中的人物 金庸不熟悉科技史闹出六大笑话 金庸小说的文化品位 胡斐的"爱恨恢恢"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天龙八部》 华山派的门风是怎样变坏的? 看《天龙八部》,捉小虫儿玩 金庸笔下有违科学的三处硬伤 武侠小说中的哪位女侠让你印象深刻? 连城诀和真实的生活 假如没有林平之 半部江湖史,金庸小说中出场次数最多的门派 闲坐说鹿鼎之从长计议 《金庸全集》的变革之路-[旧版]-[新版]-[新修版] 萧朱恋——此情可待成追忆 武侠小说世界里的儒释道精神 金庸小说中高手前十排行榜,以及武功秘籍排行榜! 金庸笔下迥异的十八种爱情观 探究金庸人物起名文化 《破译金庸密码》第二部分 《天龙八部》 人同禽兽──《连城诀》书评 那些年金庸教会我们的情话: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 那些感动我们青春的金庸武侠小说中的经典场景 笑傲江湖中的政治斗争 《天龙八部》:为谁归去为谁来,主人恩重朱帘卷 论金庸小说的情节艺术